变天了!外资可以100%控股

2024-02-06 11:110
摘要:11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两条重磅消息: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也就是说外资可以100%完全控股。




1




1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两条重磅消息:

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也就是说外资可以100%完全控股;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里关于金融业的相关限制措施目前已经完全清零。

这个消息,对于国内金融圈还是挺炸裂的,有人说是“狼来了”,有人则认为是“金凤凰要下凡”。

过去,我们对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准入的总资产规模、持股比例、营业年限、营业范围都有严格要求。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银行和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亲儿子,也是我们最晚开放的一块堡垒。

从我们国家的一贯风格来看,这个领域全面放开,真心非同小可。

资本大鳄“砸场子”,国内银行保险“瑟瑟发抖”,这条“鲶鱼”放进来到底将如何搅动这一江春水呢?



2




金融放开,当然是有好处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的引进,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将为国内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保险业都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一,债券、股票、保险市场规模全球第二。

但典型的大而不强,还老是被别人割韭菜,牵着鼻子走。

现在放条鲇鱼进来,就像当初的特斯拉一样。

洋女婿和亲儿子放到一起同台竞技,如果这帮孙子还不争气,有些是真要被淘汰掉的。

把他们保护的太好了,饱暖思淫欲,光在这吸自己人的血呢。

这里我们不得不聊一聊,我们和外国的银行保险机构盈利的区别了。

我们的银行主要是靠存贷利息差挣钱的,可以说中国的银行是世界上最挣钱的银行,没有之一。

这两年随着银行净息差的缩窄,银行的日子没有以前那么滋润了。

外国的银行,当然也靠息差,但越大越成熟外资银行,中间业务挣钱的比例占比就越高。

保险这块,这些年我想很多人都踩过坑。

过去的二三十年保险公司体量翻着倍的增长,但他们没有做到和险民共同成长。

国外包括香港他们理财类的保险,甚至可以拿出利润的70%分给险民,国内拿出一半的都没有,也就是说挣得钱大头都留给公司了,能分给险民两三成都是好的了。

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朋友到香港、新加坡去买保险,买外币保险了。

完全放开,能够倒逼他们转型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最起码吃相好看点。



3




一说到这儿,可能有很多小伙伴忍不住就想问了。

既然开放外资进入金融领域有这么多好处,那为啥这么晚才开放?

改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金融市场体量、力量太小了,监管机制也不健全,没办法与西方金融资本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盲目开放,人家大资本来这里疯狂收割,成本和风险就会比较低,你根本没有还手和应对之力,当然非常危险。

所以,我们的策略一直都是时机不成熟咱们就慢慢来,循序渐进地开放。

在过去三十多年当中,我们国家没有发生大的金融风险,即便是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

我们可以去翻翻20多年前,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们重枪实弹狙击泰铢、收割韩国的故事。

特别是韩国,其实97年、98年前后已经是先进国家了,面对华尔街的攻势依旧没扛下来,这才贡献了“5000万国民捐金首饰救国”的名场面。



4




但完全放开这个事还是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焦虑。

“外资都对中国的金融可以100%控股了,那是不是就控制中国的经济呢,乃至在控制经济的基础上,控制我们的社会和政治。”

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我还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朋友们:长期以来国家也有这种担心。

不然也不会到现在才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我举个例子,

比如汽车,它跑得非常快,坐在里面也很舒适,极大的便利了我们。

但是我们都知道,汽车也容易出事故。

所以,驾驶员操控汽车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一是油门,二是刹车。

我们不能因为它可能出事故就不用车了,我们也不能因为他有很多好处,就忽视他的安全。

我们能不能控制负面效应,主要看中国的驾驶和操控水平,就是中国的金融监管水平。



5




截至2023年底,外资银行在国内共设立有41家法人银行、116家分行和132家代表处,总资产已达到3.86万亿元;

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内已经设立了67家营业性机构和70家代表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已达到2.4万亿元,在境内保险行业总资产比例加一起10%。

3.86万亿和2.4万亿?瞅着可不少,但关键得看跟谁比。

2023年底,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是417万亿人民币,全国中小银行3912家,总资产110万亿,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是28%。

也就是说,外资银行与外资保险机构在华总资产规模加一块,只占全国中小银行总资产规模的5.7%不到。

就这还是把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码在一起算,如果单说外资银行,那个比例就更抽象了。

而且,对于银行基本业务这块,大家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倾向。

就我个人来讲,可能第一选择还是工农中建等大行,下面可能是招商、交通等股份制行。

银行那点基本业务,可以说已经很稳定了,粗俗点说:那属于池浅王八小,掀不起什么大浪。

外资100%控股银行保险,最大的冲击点在哪里?

很多人可能都没意识到,我看也很少讨论,是保险和投行

保险是因为他最不公平,投行是因为他最弱。

投行在我们国家很多人还没那么熟悉,投行才是“水又深王八又大又多”的地方,这块如果他们不思进取,未来可能会埋下大雷。

对外跨国和资管这块业务,他们要出去和外资投行竞争,去拼刺刀,能打不能打拉出去练练才能成长!



6




中国的经济要融入全球,金融不融入是不可能的。

金融市场开放是必须一步步走下去的,是不可抵挡的趋势,放开外资对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也是必然要走的一环。

在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前,这些开放都得做完,最后才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再说了,现在中国的资本、产业,也都在大量的“出海”,如果我们不答应别人,那请问你怎么要求别人答应你呢?

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只有完成了这些所有的金融改革与开放,我们才有可能成为金融强国。

接下来做好风控层面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咱们的监管部门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了。

我们不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资金出海肯定是未来的趋势,我们的资本要在外部的汪洋大海里找寻机会,找寻标的物。

在和一些国外的朋友做交流的时候,发现我们现在也在走像日本,韩国等走过的路:资金出海,全球配置

比如在越南,不光我们,日本和韩国在这买房就是最多的。

其实,除了金融业的全面放开,最近半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些动作。

比如,对全世界国家的免签,即便开始是单方面免签;

比如,制造业的百分之百的全面放开。

……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正文完)



世界越复杂,经济越不确定,我们越需要有全球资产配置的思路,主要就是为一些家庭和个人提供增值保值和分散风险,像我们房市股市这两年很糟糕,但日本、美国等市场却在不断走高。


在发达国家,家庭海外资产配置的比例在15%左右,在新加坡甚至能达到37%,但在中国只有4%左右。


2023年以来,米宅一直在持续做国际调研,从越南、泰国到日本再到欧洲等,2024将加大力度出海寻找机会。


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下,分散风险显得更为迫切,你必须要把思维扩展,眼界放开,为家庭资产做好对冲。


给自己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机会吧,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可以全面了解越南、泰国、澳洲、日本等市场的机会,还有这些国家投资市场的资料包可以免费领取。





THE END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老范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相关新闻
老范总篇数 99 篇
独立财经思考人,证券策略分析师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