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通胀下跌,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2023-11-16 11:030
摘要:昨天,10月的通胀数据出炉了。CPI同比增长再度破0,PPI延续负增长,并小幅扩大。



1




昨天,10月的通胀数据出炉了。

CPI同比增长再度破0,PPI延续负增长,并小幅扩大。

对于这个数据,10月PMI已经给出了答案。

分项数据中“新订单”破50暗示10月消费相比于9月再度萎靡,没有消费没有抢着买买买,CPI整体怎么可能会起来呢?!

要知道,买买买(居民有钱)才是推升通胀的充分条件,而货币超发只是通胀的必要条件。

有人说怪食品中的猪肉跌的太多影响了CPI,可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的核心CPI也照样从0.8%回落至0.6%。

许多国家都把核心CPI设定在2%左右,认为核心通胀到了2%,经济就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

但是,咱们只有0.6%,环比也转负值。

事实上,通胀是经济状况的一种反应,下跌说明咱们的经济潜力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青年就业情况就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这不是说通胀高了就是好,而是经济增长会自发产生通胀,这个因果关系要搞明白。切不可信了“保持适度通胀有利于经济增长”这句鬼话。

虽然咱们官方在解读中说1到10月CPI同比增长0.2%,仍然是正增长。但是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的CPI和PPI一直都是低位躺平。


单月数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物价水平出现趋势性下滑往下跑,影响整个社会的心理预期,从而让有钱人继续采取防御策略存钱而不消费,进一步加速价格回落,影响经济健康增长,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10月CPI二度为负值,就是要告诉我们:

第一,通胀下跌,经济恢复还不牢固。

第二,居民手里缺钱,消费需求不足才是这一轮通胀下跌的直接原因。



2




然而,最近却有不少人因为央行之前表态,提出“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不让老百姓手里的票子变毛”,加之茅台、饮料涨价,慌的很,凭直觉认为:

“是不是大通胀要来了?”
“是不是票子变毛正话反说?”

......

殊不知,就现在的局面,想要靠投资砸钱自上而下地全面抬升通胀,可真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全面地抬升通胀需要严格具备两个条件:

1)放的水要流的顺畅,面面俱到;
2)喝到水的人要舍得拿出来消费。

第一个条件之前就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化债收紧了地方花钱的脚步,这导致我们即便发行了很多债催生了天量的M2,但水自始至终滞留在上游,用于周转和偿付存量债务。这就必然导致钱很难通过基建等方式流向包工头,流向农民工,流向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业。

而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困局也加剧了资金自上而下传导的速度。

直接证据就是这几年M2/GDP一路走高。

说句不好听的,这两年有多少人收入上去了,接到了水?!

没水,何来消费催生大面积通胀?!

而关于第二个条件,此时此刻每个层次接到水对水的态度天差地别。有钱的,找不到机会投资,没钱的,消费的主要渠道就是衣食住行。
大家对未来预期都很谨慎,这又如何抬高通向呢?

还记得2022年通胀数据下行的时候很多人都觉着日常商品在涨价,所谓的通缩言论纯属扯淡。

那是因为必选消费品需求相对充足,价格弹性小。

提出该言论的人是担心其他非必选消费品价格如果还持续回落的话,早晚会通过就业影响居民收入从而传导至必选消费品。

所以,笔者认为就当前化债还在继续收紧、接到水的人还大面积储蓄,担忧通胀多少有些杞人忧天,认不清局势。



3




事实上,除了水流不畅,这轮通胀下跌也暴露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早年居民杠杆加的太快和长期靠地方投资驱动扭曲的分配模式才促成了当前局面。

2010年开始,居民的负债增速就一路往上跑,从原先的不足20%一路上升到2020年的63%。

而加杠杆的渠道就是我们既爱又恨的房子。

用老黄的话说就是,“中国房地产消费的居民负债占家庭收入比重高达137.9%。”

这就是说,居民手里的财富几乎全部凝结在了钢筋水泥里,还有不少居民几乎透支了未来收入在买房。

如今居民负债躺平在慢慢还债去杠杆,钱都用来还债,何来消费动力促经济?

所以,消费不足造成的“低增速、低通胀、低利率”会比以往那几次时间更长。

除非,撒钱瞬间扭转居民收入。

如果你以为这就完了,大错特错!

这还远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这1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就是通过地方投资来驱动的,即卖地→投资。

这个过程水流的传导链条又臭又长,每个人从土地、房子、劳务中获得收入又一层比一层少。

这就造成经济高增长的时候居民收入没有同步高增长(持平或大于GDP增速)。

拿2017年到2022年的数据为例,五年GDP平均增速5.1%,居民收入增速却只有4.2%。

恶心的是,这几年“过紧日子”,城镇和农村收入增速也开始快速分化......

所以,解决这轮通胀下跌远比你想象的复杂、难搞。



4




经济结构促成的分配结构是一项动人蛋糕的大工程,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落脚点必须是居民收入改善上,若非此不足以扭乾坤。

笔者认为,当下有两大要务:

第一要务,还是要拿出实际举措,尽快增加居民收入,提升信心;

第二要务,则是尽快疏通货币流通的渠道,让水能够流下去。

前不久招商银行出了一份《以人为本:构建直达居民部门的政策工具》的报告,内容说的很委婉,但落脚点实质上还是怎么直接给居民钱。


借用他的结论就是:实践已经证明1块钱用在消费上要比用在投资上见效大的多。

“据测算,1 元政府补贴对总消费的撬动效果达到3.5 倍以上......”

今年微观经济数据起起落落,投资也搞了不少,实践也已经证明,是时候该换换发力的方向了。

至于货币流通的堵点,则需要认真研究赶紧落实化债和稳房地产方案,平衡好经济增长与风险防控的平衡点。

最近高层已经打开建言路,希望后续专家多往这方面建言献策,尽快扭转这轮复杂的通胀下跌。

此刻我们实质上面临的就是“债务—通缩”问题,而这个问题理论层面已经研究了近100年。

写在最后:

此时此刻,我们CPI再度破0,实质上又重新打开了经济政策的空间,接下来央行会如何应对,财政政策又会怎么出招,《“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告诉你答案和方向。

强烈建议你好好看看,及早应对,扫码添加下方企微回复“通胀”找后台美女领取吧:


THE END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和卿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相关新闻
和卿总篇数 92 篇
数据经济研究员,交易实操人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