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税负究竟重不重?重在哪儿?

2016-10-31 13:240
摘要:与国外类似的是,中国的税收结构也大致分为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货物和劳务税三大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15中国税务年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共有18个税种。


前言:

近期,国务院发布的一份名为《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引起不小争议。

《意见》提出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 意思就是对“穷人”减税,增加“富人”缴税额度,并无不妥。

但这一文件到了部分媒体口中,却将高收入者界定为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群体,导致群情激奋、舆论哗然。随即财政部紧急辟谣,中国税法从未界定过高收入者。但这次论一方面凸显出中国税改的急迫性,也把面临高房价的中产阶级的彷徨和压力暴露无遗。

在这背后,中国的税收结构如何?税负究竟重不重?

扩展阅读:《收藏 | 税收猛于虎!移民英美加澳税收政策全解读


1
中国都收哪些税?

 

要想明白中国的税负重不重,就得先了解中国征税的种类有哪些。

 

与国外类似的是,中国的税收结构也大致分为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货物和劳务税三大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15中国税务年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共有18个税种,分别如下:


货物和劳务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和关税5个税种。

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2个税种。
财产和行为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
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和船舶吨税11个税种。


各类别税收的征收对象和税率如下表 ↓↓↓



来源:《2015中国税务年度报告》


其中:

1、18个税种中的16个由税务局征收,关税、船舶吨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2、目前只有上海和重庆试点对个人征收房产税,其余城市针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


而在这18个税种中只有3部实体税收法律,即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其他15个税种“游离”在全国人大的立法之外,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主要税种,目前均是由国务院制定暂行条例开征,可见中国税收立法征程太过滞后。


与国外直接税较多不同的是,中国的间接税较多,比如消费税,都包含在所有商品的最终价格中,而不像国外的商品价格,包含自身价格和税,一目了然。因此,这种包含在商品流转环节的税收也被称为“隐形税”。


日本的价格标签 ↓↓↓

2
中国税负到底重不重?

 

由12万高税收加税引起的“中国税负到低重不重”这一问题,也在网上形成热烈讨论。而大多数专家或学者引用的福布斯在2009年发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成为指责中国重税负的“铁证”。




在上图中,福布斯的统计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社会保障和财产税,中国仅排在法国之后高居第二。


但从中国官方看来,这一“证据”显得并不合理。图中指数的测算来源,基本是各种税收的边际最高税率相加得出,并非占GDP的比值。


据国家税务总局测算,2015年中国税收总收入为成136021.83亿元,入占GDP比重为20.1%。若按照这一统计口径计算,中国的税负水平远不如西方国家的平均税负水平(33%左右)。若果真如此,民众早该普天同庆了。

这种仅统计税收占比也并不是真正的税负水平。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合组织(OECD)计算一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的通行算法,一般包含各国的税收收入加上社会保障基金收入,除以GDP得出的比值,为宏观税负水平。按此算法,世界平均税负水平为38.8%。


2015年,中国社保基金收入4.6万亿元,加上税收收入13.6万亿,共18.2万亿元,宏观税负水平为27%,也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若按照广义宏观税负,统计数据还应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营资本收入。2015年,中国政府性基金(含中央和地方)收入5万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高达3万亿元,国营资本收入为1613亿元。


如此算来2015年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为34.5%,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已经超过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而老百姓感觉税负如此之重的原因,或许有以下三方面:


1、“隐形税”导致民众对税收变得不信任,也容易引起误解。民众有缴税的义务,但也有对税务知情的权利。中国间接税较多,老百姓对自己缴了哪些税以及金额一直糊涂着。


比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我们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需要缴纳1%-7%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例如在市区买一套CD为100元,其中增值税为17元,城市建设税为1.19元(17×7%)。


这就容易使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一个鲜活的例子是“三公经费”。2010年以前,“三公经费”一直对外保密,造成极大的寻租空间,资生贪腐。2011年之后,国家决定“三公经费”对外公开,并逐步降低经费标准,赢得民众掌声的同时,也节省了大笔财政预算支出。


2、除了隐形税,一些税收以变相的“费”或“金”存在,也造成了民众税负重的印象。中国的税种有18种,但各部门收取的费用、以基金或公益金形式存在的近50种(中央和地方有重复)。


政府性基金中包含的费、金 ↓↓↓

尤其是地方的非税收入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上图),总额达到6.6万亿元超过了地方税收总收入。也就意味着在正常缴纳税收外,地方企业或个人还要额外上缴一倍的费用!


3、“高”税收却没有相应的高福利。税收的本意是用来购买公共服务,但当中国民众发现自己该缴纳的税缴了,相应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福利远远跟不上自己的需求,自然会对税收有怨言。


明显的对比是北欧国家,如瑞典的宏观税负水平为50%左右,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但瑞典的福利支出占GDP的近40%(含教育经费),高税收有高福利的保障。


而中国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大致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林等方面,整体的福利支出仅占GDP的16%(2014年数据),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3
税改的方向在哪?


近十年来,中国的税收政策也一直在改革,但进程有些不如人意,民众最为关注的个税改革和房产税改革,争议声音不少,却听不见落地的声响。


近十年来中国部分税改进程:

2006年,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007年,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镇土地使用税制度;2008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2009年,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房产税制度;2010年,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制度。至此,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施行的内外两套税制,得到了统一。
2009年,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了消费税制度。
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款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2012年,选择部分地区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3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试点行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2014年,逐步将铁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行业范围。

2015年,稳妥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积极开展消费税改革和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2015年1月13日,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

2015年2月1日,将电池、 涂料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2015年5月1日,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率由5%提高至 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

2016年10月1日,将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由30%下调为15%。


加快税收改革,首先必须加快税收立法进程,法制的健全将极大减少税务人员对企业或个人寻租式的征税。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征求意见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立法或许就在明年。


个税改革方面,“劫富济贫”是个大方向。从2011年开始实行的3500元个税免征额,已过去5年。而这5年间,中国GDP从48万亿跃升到67万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长了1万元,3500元的起征点还是低了点。


降低企业税负是重中之重。在税收收入中,企业缴税占最大头,个人所得税只占6%(2015年数据,如下图)。在如今实体经济萎靡,经济找不到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企业仍需要缴纳超高的税收,压力可想而知。


2015年分税种收入占比 ↓↓↓

另一个重点就是针对电商征税。电子商务的兴起催生了新一波互联网高速发展,而阿里巴巴的崛起使无数中小企业主或个人走上了“人生巅峰”,但针对他们的征税目前还是一个真空。2015年“双11”的成交额达到912亿元,今年估计还会再创新高。面对如此之高的营业额,电商征税的呼声早已出现,虽然高层一直没有发声正式对此表态,但这是迟早的事,估计也不会远了。


结束:

税收,回到本质是民众用来购买公众服务的。在目前中国实际税负高企的状况下,增加民生支出,提高民众福利保障,才是税收应去之处。

在经济转换“L”型的当下,民众更需要较好的福利保障,而税收改革就显得更为复杂和势在必行。


米筐投资相关历史文章推荐:



财经投资:

保资产还是保货币 | 股市楼市谁是最大泡沫? | 人民币一定会贬值? | 乱世之前买黄金 | 房价弄死实体经济 | 挽救中国实体经济 | 穷人造通胀富人造泡沫 | 中国会发生经济危机? | 中国房地产将进入衰退周期 | 高杠杆下的上市房企 | 地方与中央的博弈 | 屌丝逆袭需资产泡沫 | 一二线城市房价不会崩盘 | 城镇化引擎不停一二线城市行情不塌


国内外房产:

和北上深的准业主们谈谈 | 中国房产的10大问题 | 墨尔本购房指南 | 越南房价 | 全球150城房价涨幅榜 | 香港房价惨跌 | 台湾楼市 | 碧桂园森林城市 | 美日泰俄的房产泡沫 | 东南亚6国置业 


经济记录:

中国中小实业死局 | 王石出局,宋卫平隐退,理想主义谢幕 | 我的六个老板朋友 | 民粹主义是什么 | 从褚时健到牟其中,企业家教父终非池中物

留学移民:

新西兰移民政策 | 澳洲移民政策解析 | 留学德国全解读 | 加拿大留学全解读 | 盘点英美加澳四国留学成本 | 全球最强大学盘点 | 50万中国留学生去哪儿? | 新加坡留学之旅 | 澳洲打工度假签证 | 加拿大移民 | 美国移民 | 英国移民 | 英美加澳税收政策


全球视野:

5个维度7个表格看透主流国家 | 巴西这7年发生了什么? | 全球房价第一贵的摩纳哥 | 新加坡人均GDP是中国五倍 | 下调中国评级


相关新闻
老船长总篇数 356 篇
数据狂热粉,这世界上没什么问题是用数据解决不了的。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老船长
数据狂热粉,这世界上没什么问题是用数据解决不了的。
文章数
356
话题数
0
精华文章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