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点,决定中国经济未来!

2022-05-16 10:570
摘要:我对中国经济未来是成乐观状态的,这种乐观是出于基本面和中国经济韧性的底层结构而产生的

▣作者:庄主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我对中国经济未来是成乐观状态的,这种乐观是出于基本面和中国经济韧性的底层结构而产生的。

本文旨在从粮食、政策、产业结构、用工结构、外部投资六个方面,说明我对中国基本面的认识。


1、粮食供应能力


首先是粮食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市场是所有经济、社会、政治系统最基本的基本面。


虽然它一直都非常重要,不过在相对和平繁荣时期,粮食的敏感性在感官上并不突出。


但是在较为动荡的社会环境下,粮食储备、生产和供应问题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一切经济行为的定锚,一定是建立在粮食基础之上的。


一切的产品价格和通胀,都是一定是建立在粮食价格基础之上的。

所以,只要粮食还不缺,社会和生产行为就能够有序进行,只要社会秩序还在维持稳定,经济活动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激活。


但是一旦粮食出问题,作为生产力根源的“人”,和以人为主要元素构成的社会生产系统,就会彻底崩溃。


比如,粮食价格上涨10%,那么员工为了维持生活水平,在必然缩减其他消费项目的前提下,会谋求更高的工资待遇。


而企业在承受消费萎缩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还必须被动的提高人工成本。


企业为了维持生存,只能增长产品价格。


从货币和资产角度看,如果粮食供应发生短缺,原先10个人吃10份粮食,每份粮食10块钱。


那么,如果突然粮食供应减少十分之一,只够9个人吃了,1个人必须饿死。


那么粮食价格的上涨绝对不是10%那么简单,而是会成一种上不封顶的状态急速飙升,100%、200%、300%甚至1000%。


最终的价格,取决于这是10个买家的命有多值钱,价格最终会上涨至等于这10人中资本最弱者的全部身家。


人们为了活命,只能无底限抛售资产用以购买粮食,所有的资产都会遭到恐慌性挤兑。


相对来说,一种不论用任何手段都无法阻止的极恶性通胀就会产生,一块黄金换半个馒头都有可能发生。


即便是一个国家拥有外部的粮食购买通道,还有人愿意卖给他粮食,这个国家的大部分财富,也会在生存刚需的推动下,被外部粮食供应者以廉价到难以想象的成本搜刮一空。


经济会持续失血,不论如何激活,如何生产,最终都无法有任何利润存留,更不用谈经济反弹了。


目前,世界经济局势,因为俄乌战争的影响,全球疫情的影响,以及跨国粮食集团的操作,已经初步呈现出了粮荒的态势。


2021年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已经上涨了28%以上。


2022年,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预测,全球粮食价格或继续增长8%~20%。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无法维护自身粮食安全,无法完成粮食自足的食品进口国,将要为基本生存支付超过30%以上的成本。


而这30%以上的社会财富,将会以粮食交易为通道,流向供给国,我们可以把它粗暴的理解为一种另类的、较为隐性的“货币税”。


中国目前来说,手握全球一半以上的粮食储备,其中玉米库存占全球69%,大米60%,小麦51%。


在完全断绝粮产的情况下,可以支持一年半左右。


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市场供应充足。


在这个前提下,我国依然在大规模收购和储备粮食物资。


这些粮食储备,在中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当中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保证其他国家因为全球粮食价格而停止发展甚至开始衰退的时候,我们依然有能力以较小的代价维持经济增长,这一点非常重要。


2、政策空间大


所谓政策空间大,说白一点就是ZF靠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市场的能力比较强。


一些在自由市场经济当中用不了的招,我们能用。


说是耍赖也好,说是管得宽也罢,这都无所谓,说灭谁就灭谁,说政策托底就托底,这让我们在很多局面下可以人为地扭转经济规律,也极大地压缩了部分恶意资本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间。


让本该崩溃的部分变成减速下行,让本该暴涨的部分变成稳定上涨甚至横盘震荡。


这就给经济提供了很大的韧性,可以变硬着陆为软着陆,变软着陆为企稳运行。


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或者计划经济工具,让部分较为重要但是利润不足,本该被自由市场淹没的行业保持生机。


如基础工业、小型制造业、农业项目等。


也可以对一些对宏观大局无益,或者说弊大于利,但是又利润畸高的行业进行管制,不至于发生灾难性的资本狂热,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失衡和崩溃。


比如教培、虚拟币炒作、野蛮信贷甚至股市等等。


否则的话,在全球投资回报率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如果大量的资本和生产力涌向诸如虚拟币炒作这样利润更高的区块,形成资本空转。


而工厂制造业却无人问津的话,一旦制造业萎缩甚至形成空心,那么当下行周期结束,我们从哪找工厂生产物资呢?


重新再建厂房么?来得及么?谁又能像中国支撑世界产业系统那样,支撑中国呢?


所以,目前依然保持通畅的体制结构和较强大的ZF控制力,是支持产业平衡,不会因自重失衡的重要基本面。


3、产业结构完善


从产业结构来说,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最硬的基本面。


中国产业系统,完善且巨大。


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什么都有,什么都能造,即便是目前较为紧张芯片类物资,也有一定的代替和研发能力。


这对于经济结构会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持,最起码我们不怕封锁啊!


不会因为别人封锁你一个环节的产品,或者搞两波贸易制裁,就导致一整串的产业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从而引发失业潮和破产潮,这种风险在中国是很难出现的。


同时,也不会出现因为某个关键环节无法自主、无法国替,从而让外人用卡脖子的方法,榨干自身产业活力。


这就是工业基底,通过大量的政策工具,我们可以做到通过牺牲部分利润,来保护产业链基本盘。


只要产业链基本盘不蹦,商品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不论是支持社会消费,还是争取外贸份额,这都是硬拳头。


也是未来经济复苏反弹的重要依仗。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去谈创新、谈新赛道、谈新利润。


就目前我国而言,2022年一季度,在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


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9.48亿吨,同比增长2.8%


采矿业投资增长19.0%,制造业投资增长15.6%


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3%、19.0%


新能源汽车增长140.8%,太阳能储能类增长24.3%,工业机器人增长10.2%…………


这些在经济承压阶段逆势扩张的,基本都是硬实力、硬制造,有这些就有更大程度激活市场和释放内生动力的基础。


这证明经济承压期间,政策引导其实是有效的,中国真正的基本盘反而是愈发夯实的。


只要底子是实在的,上层建筑数据就有足够的反弹动力,只是看在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发生反弹而已。


4、高素质工人多


然后就是工人的问题,就目前来讲,中国就业形势也是一个非常高的关注点。


“形势艰难”这四个字,是自媒体行业最爱说的,一方面来自于城市服务业的切身感受,似乎找工作确是比以前难了。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高工资行业正的萎缩,如绞杀教培,打压互联网垄断,压制房地产等等等等。


但根据智联招聘2021年校招和社会招工统计来看,实际上中国现在的就业状态是呈哑铃型分布的。


就是说一边是工厂企业招工难,大量工作岗位空缺急需人力补充,另一方面则是大量失业人群和应届毕业生不想当工人,只想当“上层白领”。


但实际而言,大多数工程建设工作,工厂产业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是远高于普通市政服务业的。


只是说“民工”和“产业工人”这词说出来不好听,很多人不愿意选择而已。


中国目前来说,在人力资源方面,不是工作岗位不足和普遍收入不足的问题,而市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出于个人视角吐个槽:人之所以不愿意上工地进工厂,抱着工种歧视不愿意从事“下等行业”,还是因为缺钱没缺到那个份上。)


但是这种状态在未来还是会发生改变的,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1000来万应届大学生下水,未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产业工人规模会越来越大。


而中国在世界国家同时期横比当中,拥有的懂技术、高学历、懂IT的高素质工人基数,比某些发达国家的总人口都多。


这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当中重要的压舱石之一,也是未来中国科技创新、科技制造、智能制造崛起的最重要筹码。


在这方面,中国的本钱厚到几乎是在以一种“多到浪费”的形式溢出。


5、市场潜力足


另外,中国经济基本面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近6亿中等收入家庭和14亿消费人口储备,世界绝无仅有。


中国一国的内需市场规模几乎与整个欧洲持平。


这些内需市场,因为疫情等原因,其实一直是处于长期压制状态的。


因为强效的疫情控制政策,中国社会整体运行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因为疫情感染,在天价医药费面前发生大规模的家庭破产。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目前疫情下经济矛盾点,就会发现中国的经济承压,不是因为生产力不足造成的社会供给短缺。


也不是因为大量破产市民造成的消费性崩溃。


而是疫情封控造成的消费不便和生产降速。


中国目前的经济承压,不是因为底层基本面顶不起来,而是因为上层政策面压下去了。


大家诉求的核心基本都是“赶快解封,赶快干活,赶快消费”。


所以,中国经济系统目前就像是一座火山,其主要矛盾不是“疲弱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而是“大量被压制的生产、消费欲望与疫情防控之间的矛盾”。


一旦疫情过去,特效疫苗获得普及,当疫情防控压力减小以后,这些被压制的生产和消费欲望,很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火山爆发式的报复性反弹。


6、外资吸引力高


目前来讲,国际局势其实对中国较为有利。


与高企的美元通胀以及全球不稳定局势相比,社会运行稳定、防疫措施到位、产业结构完善、粮食供给稳定,并且全球横比成交高增速且坚定中立客观立场的中国,已经是一块避风港,压舱石了。


从证券市场来看,中国A股目前整体估值低于境外市场,沪深300的股息率基本与10年期国债相当,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全球证券资本的吸金洼地。


虽然在“以天为单位说事儿”的股评消息和媒体流量来看,总是报出“外资出逃”的新闻。


但根据证监会的官方统计报告,今年全球跨境资金流动性是成上升状态的,从沪深股市交易情况统计,今年1、2、4月份都呈现外资净流入状态,唯独3月分成外资净流出。


从配置结构统计,今年外资配置型、长线资金一直保持净留住状态。


外资正在有计划地对中国A股优质资产进行战略增持。


同时在实体层面,2022年1~4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5%,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85个。


什么概念?


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1.5个超过1亿美元以上的,大规模外商投资项目落地。


这些落地的外资,可不是股市里面了今天进了明天跑的游资墙头草,而是实实在在的厂房实验室,真金白银的资产砸向中国。


都是来了以后就不准备走了的,其中包括德国大众、美国开市客、特斯拉这种大块头,也有各种各样的中等跨国企业。


这是中国基本面韧性的体现。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看重的是这些具有真正支撑性的经济结构,相信只要这些真正的基本面长期向好,那么目前的经济下行就是一种技术性回踩,随着疫情以及国际动荡下贸易需求暂时压抑的结束,大规模反弹必定会随之而来。


此时即将触底的中国经济市场,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大量“破净”的价值洼地。


【米筐投资】视频号开通啦!
知识、宏观分析、政策解读,干货不断!
在这里读懂经济!
更有精彩直播等着你!
▼点击关注视频号:米筐投资▼





本文系【米筐投资】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查看须知
商务合作:15638843884(电话同微信)

相关新闻
庄主总篇数 162 篇
职业操盘手,自由投资人,多家专业交易机构首席训导官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庄主
职业操盘手,自由投资人,多家专业交易机构首席训导官
文章数
162
话题数
0
精华文章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