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凶险 !深思中国制造产业链艰难突围路

2020-05-06 09:300
摘要:2016年6月13日,苹果更新了App Store条例,具体到腾讯微信APP,规定凡是消费者用苹果手机打赏的,苹果一律要求抽成30%。


1



2016年6月13日,苹果更新了App Store条例,具体到腾讯微信APP,规定凡是消费者用苹果手机打赏的,苹果一律要求抽成30%。

消息一出,国内的应用商们纷纷无力的表示“强盗逻辑”。

这就是现实。国际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提供方,“收买路钱”,拥有绝对的“征税权”,依附在国际寡头基础设施上的国内一众应用商们,也只能用口头“低声的”抱怨两声。

世界最大的生意,都是公共产品基础设施的生意。

通讯基站;
互联网中心节点;
芯片;
土地财政;
国际货币与跨境结算;
甚至对强国文化的朝圣;
……
从有形到无形,那些你平时已经习惯了的“公共产品”却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生意,只是在结构上会有公有和私有之分。

你看了菌爷的一篇雄文,顿时热血沸腾,如遇知己,一咬牙,一跺脚给我打赏了一毛钱,这一毛钱你如果是用苹果手机打赏的,那么苹果先拿走三分。

这是个例,如果把这个场景再扩展一下,相当于大多数在基础设施上产生支付交易行为,都要有一次硬性的征税操作。

苹果手机是基础设施;
特斯拉也是基础设施;
5G基站;
国家本身是基础设施;
甚至未来的空天交通体系都是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只是生意的一部分,以基础设施为底座的“铸币税”才是生意的终局。

这就是开篇苹果单方面对国内应用商抽成30%的底层逻辑。

我们现在政治局提出的新基建,未来的生意逻辑也没有逃离这个本质。

当然,最后的剧本腾讯是比较有骨气的。

长时间多次沟通无果之后,2017年4月,腾讯直接关停了苹果系统的打赏功能,表达抗议。


2个月的对抗后,腾讯主动修改了打赏的逻辑,由以前打赏到公众号账户,变成了原创作者账户,从而在既有规则上绕开了制度收割。

2018年,贸易斗争正酣的时候,笔者就表达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一个国家的产业链开始关注世界级“公共基础设施”的竞争,说明一少部分先头兵已经开始触及这个世界的核心区了,但这也只是刚刚开始,因为越是核心区的较量往往不是产业链和企业能够完成的。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有些核心区的竞争力是需要战舰相配合的。

很长一段时间,包括中美贸易谈判,为什么那么重视产业补贴和孵化这件事情,美其名曰:“自由经济”,其实际上是在打击中国产业链进一步在世界核心区的竞争筹码,争的是世界最核心的“大生意”。

所以说腾讯只能说很肥大,但它的大确实会显得基础不牢,如果不是中国这个超大的体量优势,国内的移动应用商产业,其实经不起别人随时抽梯子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华为被挤兑也就是必然的事件,而且任正非先生也看得很明白,所以也在主动地国际化,变得不那么民族主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后发追赶者团结最广大盟友的巧妙做法。

华为从研发到设计再到生产,遍布世界各国核心层,都是利益既得者,都能在发展中摘桃子,阻力自然会比一个人独干小很多。

中国这一代产业突围者,要过的坎只会伴随着核心区的较量更加的艰难。

逆流之中,不进则退。



2



2020年,外贸告急。

一个关于全球制造业四个梯队的话题又在网上火了起来,这迎合了国内中微观悲观的情绪,也给国内“极端乐观派”泼了一盆凉水。

有些事情,确实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关起门来自己生活,命运共同体的官方说法也是立足于现实的理性考量。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首次超过40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0%,按照当年汇率计算,其实基本上与美国消费市场相当。已经离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很近了。


这是一个事情,国内官方媒体基本上主动的忽略了,这也符合“只做不说”的历史传统。但从世界经济版图格局上来看,这是一个独立经济研究者决不能忽视的重大历史节点。

2020年全球疫情冲击,对于全球需求端的格局重塑进一步加强,中国作为率先开始从坑里往上爬的国家,这个确定性对于国内国外都弥足珍贵。从某种程度上讲,世界可能会因此避免一场更大的灾难。

按照笔者的研究框架,消费者(或者消费市场)>资本>技术。

也就是有效的消费市场才是资本和技术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所以一个国家内需的战略跃迁很大概率上是资本红利和技术红利爆发的前兆,因为资本和技术都是逐利的,而世界市场格局的变迁也指挥着世界资本和技术的全球性流动的最终的区域性集聚。

资本逐利而居。从伦敦金融城叛变到纽约华尔街,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世界市场绝对中心格局的指挥棒。

2020年4月份,国内的华为海思抢占了高通芯片的霸主地位,市场份额超高通11个百分点。

这跟当年在芯片设计和封装领域的故事一样,技术上追平国际的细分领域,随后往往伴随着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扩张。国内也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当年的家电,机床,还有各种基本的生活物资,基本上也都是从竞争对手的嘴里生抢过来的。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未来的产业突围之路,也绝不是什么都要做到别人跳崖,虽然全产业链听起来很提气,但我们要想更进一步,就一定会做一些取舍,那些环境污染和人力成本依赖过重的环节就可以适当的转移到国外。

就像我一直提到的越南,国内与越南的关系更像是一条产业带上的“共生”关系,而不是彼此是对方的利空。

个人很明确的观点,短期越南是贸易战的受益方,长期的话,中国的产业崛起升级依然是越南的“利多”而不是“利空”。


3



关于最近工信部部长全球四个梯队划分的说法,我是考证过的,确实官方有这么一个说法,而且说话的也正是工信部部长。

前一段时间,还有粉丝就直接向我发难。

说是工信部长说了:“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制造业还没升级,制造者就开始撤离了。

以此,来表达对中国的“看空”。

与此同时,再添加上前几天谣传美日要给企业从中国撤离提供搬家费,网上顿时炸了,悲观者四起。

还原真实的工信部部长发言,大家就会发现,最近网上流传的纯属断章取义,把整篇文章中有利于营造悲观氛围的拿出来“吓人”,这些人内心却是有点那什么。

下图是2015年11月17日工信部部长的原稿,被发在当天《人民政协报》的第05版。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做空,甚至是人民币的做空行为十几年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还记得2018年索罗斯扬言要做空港股和人民币吗?

有些战斗不说,不等于没有。就像老美的疫情一样,压住不宣传,就等于美国的疫情不糟糕吗?

想让你知道的和真相是两码事。

中国产业的突围之路从出卖廉价资源和劳动时间到家庭生活小家电组装代工,再到当下争的你死我活的“新基建”,伴随着不断的“崩溃论”,也伴随着爱国情怀的“厉害了我的**”,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实干才会有出路。

因为所有的大国都是踩着最大非议和困难闯过来的,这一点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必然要经历的炼狱考验。

而对于想在投资市场上有所斩获的人,你的逻辑对的概率大不大,其实一直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你的逻辑能不能持续让你赚钱。

因为资本市场中,你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别人“犯错误的钱”,别人会因为错误付出代价割肉离场,你会因为更早的读懂市场而持续斩获。

财富的秘密就是这么简单,跟你的出身,地位,身高体重没有半毛钱关系,所有起决定性因素就在你的认知维度。

以上就是假期闲暇对于近期产业热点的一些思考,还是我的好友村口大爷说的那样:“以期,抛砖引玉。”

5月已到,一场新的风险与机会的博弈正在靠近。2020年的投资主线是什么?那些是长逻辑,那些又是匆匆过客?另外,为什么国内一级会议提醒大家要做长久准备?这个世界永远是明白人赚糊涂人的钱,有些不能公开讲的干货和实战性的逻辑和机会,我们只能选择小范围来讲。五一假期1000字干货附加菜,准7:00点已经发到菌爷个人微信朋友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来尝一尝。

新号好不容易申请到,限前500个名额。

【全文完】


相关新闻
菌爷总篇数 240 篇
财经段子手,房地产、期货民间操盘手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