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再降息!钱更多,但楼市和股市并不会报复性上涨

2020-04-20 10:060
摘要:刚刚,最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一年期LPR由之前的4.05%下降至3.85%,五年期LPR由之前的4.75%下降至4.65%,这是LPR数值今年第二次下调。




刚刚,最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一年期LPR由之前的4.05%下降至3.85%,五年期LPR由之前的4.75%下降至4.65%,这是LPR数值今年第二次下调——2月份,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已分别下降0.1%和0.05%。



央妈持续放水,信贷无底线宽松…可很多人期盼的股市和楼市报复性上涨,却并不会到来。



01

宽松!宽松!

很多人把LPR数值下降看成是央行降息,是不准确的。

LPR数值,是在每月的20号由18家商业银行提交报价、在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之后的算术平均值。

LPR报价是整个银行体系给出的价格、是整体市场的资金价格。

各银行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当地、当时的情况,在LPR报价的基础上进行加点或减点就是企业和居民贷款的利率。

LPR报价类似之前的贷款基准利率,不同点在于: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直接确定的,而LPR是各商业银行报价决定的。

央行放水、央行印钞,是央行先印钱给银行、银行再把钱放贷给企业和居民,当然银行从央行那里获得钱是有成本的

当这种成本变低,银行的LPR报价也就会相应的变低,这就是所谓的“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把央行的货币松紧意图,传导到企业居民那里。

央行降息,准确的说是降7天/14天逆回购和一年期MLF的利率。因为商业银行主要是以逆回购和MLF操作的方式,从央行那里拿到钱的。

今年以来,7天逆回购利率已下调0.2%至2.2%、14天逆回购利率已下调0.25%至2.4%、1年期MLF利率已下调0.3%至2.95%,相应的LPR数值也跟着下降了。

在资金成本降低的同时,银行手里能对外放贷的钱也更多了——存款准备率一降再降。

央行于1月6日降准0.5%、3月16日定向降准0.5%-1%、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别降准0.5%,三次降准共计能向市场释放1.75万亿的资金。

可以这么说:现在市场中是不缺钱的、甚至存在大量的钱。


02

钱越来越便宜

钱越来越多的一个后果就是钱越来越便宜,既表现为资金收益率的降低、也表现为贷款利率的降低。

被誉为资金价格中枢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8日创出18年以来的新低,这是继2002年后再次跌破2.5%的收益大关。

为什么收益会跌?因为过多的资金去购买债券,就会推高债券的价格,在债券票面利率固定的情况下、因价格高其收益率只能降低了啊。

此外,被认为是现金管理工具的货币基金其收益率也正在加速下行。4月份以来,超过六成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持有人超过6亿的天弘余额宝的收益更是跌至1.826%,创下收益率的历史新低。

▲截至4月19日,近一年天弘余额宝收益率走势图

在信贷宽松政策下,贷款利率同样一降再降。

不管是居民消费贷,还是信用贷或信用卡分期费率等都在下降,尤其是面向企业和个体户的经营贷更是史上最低——越来越多人,开始利用信贷红利把之前的高利率贷款置换掉。

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什么概念呢?在一季度91天里,平均每天超过700亿存款流入银行。难怪有人说:疫情期间,大家都在报复性存钱。

市场不缺钱,资金的成本也低,为什么大家期待的楼市或股市没有出现报复性上涨呢?


03

资产为何没涨?

2018年初的定向降准,开启了本轮信贷宽松周期的序幕。

每一次降准或降息总能看到各种分析解读,内容无怪乎是钱要多了、通胀要来了、股市要涨了、楼市要涨了、该抄底资产了……

可近两年多来,包括股市/楼市在内的各类资产几乎没有大的涨幅、甚至楼市还有所下跌,说好的央行放水刺激资产泡沫呢?

事过境迁,同样的政策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资产泡沫是一系列因素的共振结果,仅仅有信贷宽松是不够的。

资产体量大了。当下中国的房产总市值在400万亿左右,按照2016年这轮翻倍行情来推测,大涨之前的总市值就是200多万亿。

资产池子小时,一小部分资金就能推动资产泡沫,而当池子变大时,则需要海量的资金、增长是指数级的。

这也是每次泡沫时,低价股和低价房涨幅更高的原因——同样是翻倍,1元的股价需要涨1元,2元的股价则需涨2元;5000元的房子需要涨5000元,1万元的房子就需要涨1万元涨幅虽一样,但绝对值却大幅增加。

新一轮的资产泡沫,需要数倍于上一轮的资金量,否则泡沫很难。

没有赚钱效应。只有钱的流入聚集才会产生泡沫,钱为什么会流向资产呢?

因为能赚钱。当出现赚钱效应时,就会形成“涨价—资金流入”的正反馈循环,从而带来资产泡沫。

涨价周期时,大家普遍存在惜售心理——越涨越不愿卖、越不愿卖资产就越稀缺、越稀缺价格就会越高……泡沫循环上涨。

而在当下的平淡期,一旦出现资产涨价就会有大量的卖盘出现,从而打压了价格上涨。

这里就是一个信心问题,因为大家没有信心资产价格未来会暴涨,既然不涨不赚钱,为什么还要买入呢?没有买入,又哪来的资产泡沫呢?

缺乏投资机会。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宽货币易、宽信用难”,这在欧日等发达国家非常普遍。

央行印钱放水很容易,可印出钱流到银行手里后,再让企业和居民去贷款就很难了——主要原因是缺乏投资赚钱的项目和机会。

没有科技创新、没有新的需求、一切生产过剩,贷来款去干什么呢?

要知道贷款是有利息支出的,这是企业不愿意贷款的根本原因,当然还有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不愿意贷款的因素。

现在疫情在全球肆虐,正摧残全球的产业链分工和经济运行,更会打击经济、打击贷款的积极性,没有钱流入市场、只是在银行里待着,又如何吹起资产泡沫?

政府管控太强。随着科技的进步,政府监管货币流向的技术手段也在提高,如定向降准、定向贷款就是证明。

政府也就有方法限制、甚至禁止资金流向资产池子,比如楼市的限购/限贷/限融等,钱多水多、但流不到资产池子里,资产的价格也就无法上涨。

老百姓吃一堑长一智,不断的从过去经验中总结教训,政府也一样——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管控策略和方法,2008年和2015年的货币大水漫灌的教训,就学来了今天货币定向滴灌、精准渗透的策略。

蓄势需要时间。泡沫的堆积是一个蓄势的过程,绝不是这边货币宽松、那边泡沫立马就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一般的路径是:钱缓慢流入/价格缓慢上涨——钱加速流入/价格加速上涨——钱海量流入/价格暴击上涨,这个过程不是匀速的、是加速的,越往后越加速、经历的时间就越短。

想想2016年的房价上涨是不是就集中在某几个月当中,并且暴涨的前几年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多年不涨。

信贷宽松长期来看会引起资产泡沫,但有一个蓄势的过程,当条件具备、并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就会价格暴涨,现在还在蓄势的过程中。

资产泡沫是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的结果,信贷宽松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

另外还有国家发展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国家制度和文化风俗(主要是人的欲望)等大的历史时代背景,像日本和欧洲近十多年来一直信贷宽松,可就没有发生资产泡沫,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却可以每隔十年或数十年就发生一次资产泡沫。

原有的资产泡沫逻辑需要迭代升级,千万别一听降准降息、央行放水就条件反射似的想到股价/楼价要涨,并迫不及待的冲杀进去……

这样,很容易就成了韭菜。

因老主编号已加满,现申请下了一个新主编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米筐老A的微信,珍惜稀缺的主编好友席位!我会不定期在朋友圈发布投资机会、个人对信贷/货币/楼市/股市的看法。


仅500席位,请抓紧时间添加!

【全文完】


相关新闻
A先生总篇数 463 篇
深厚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对市场、金融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A先生
深厚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对市场、金融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文章数
463
话题数
4
精华文章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