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去是生产品,现在是奢侈品?

2020-01-13 09:200
摘要:以前,养育孩子只需要管他吃饱穿暖,稍长些年纪就能成为一个劳动力,那时的孩子是耐用生产品。

以前,养育孩子只需要管他吃饱穿暖,稍长些年纪就能成为一个劳动力,那时的孩子是耐用生产品。


之后,需要对孩子进行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养孩成本有所上升,人们养育孩子开始有所顾忌,此时的孩子是耐用消费品。


现在,养育孩子最大的花费是兴趣培养、爱好满足、自我实现……而这些投入是没底的,也因此孩子越来越像一个奢侈消费品。


  01

  计划生育往事

四叔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代的日子真苦。


四叔兄妹七人,能全部活下来还真算一个奇迹……因为那时候太穷了,关于童年的全部记忆只有一个字——饿。


春天来了,兄妹几个去树上摘榆钱、摘嫩树叶,拿回来过了开水抢着吃;


夏天到了,在河边地头挖野菜、找野草棵,回到家切碎放清水里煮煮盛碗里吃;


秋天一过,兄妹几个又拿着箩筐去秋收完的麦地里/玉米地里捡麦子捡玉米、花生地/红薯地里翻土找遗落的花生和红薯;


冬天最难过,饿得晕头转向的兄妹几个就趁着深夜去生产队的仓库里偷粮食……那时候,包括四叔一家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才真是太“南”了。


四叔结婚时,已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国家的各项政策也在逐渐地调整,其中的一个政策就是计划生育——这在当时被宣传成基本国策。


四叔那辈人,家家户户生的孩子都很多,少则四五个、多则七八个,土地里的粮食产出少,人口越多可不就越挨饿么!


现在的城里人很难理解那时农村人对男孩的渴望,儿子不仅是传宗接代、不仅是养儿防老、不仅是一个劳动力,更是一家人活的尊严。没有儿子的人家被称为绝户头——没有儿子就没有香火延续,这一户也就到此灭绝了。


也因此,会被左邻右舍的瞧不起,甚至红白喜事都不被邀请(这一户以后都绝了,还怎么人情往来还礼呢?),在熟人社会的农村被排斥是非常痛苦的……每一家都得有儿子。


这些年农村地区的彩礼贵、娶亲难、光棍多,其实就是当初大家都要儿子的后续影响。


遗憾的是,四叔的老大是个丫头,老二还是个丫头。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后,计划生育日趋严厉,不光舆论宣传只生一个好,在乡里、在村里更是有计生干部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甚至逼迫孕妇做人流、育有子女的妇女去结扎。


为了躲避计生干部的上门堵截,四叔夫妻俩经常深更半夜的慌乱躲藏;每当听到计生检查要来时,内心就恐慌不安……不得已,夫妻俩在县城边上租了个民房卖起了小百货,为的是躲避计生、并生出儿子。


四叔的第四个孩子是儿子。对的,他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终于有了儿子、终于不再是绝户头,终于夫妻俩的心落了下来,由此开始了安定的生活。


  02

  三代人的成本

四叔当然重男轻女。


三个女儿只供到初中毕业,到了十五六岁就陆续的去南方工厂里打工,年终时总会带回来一笔钱,四叔却把这些钱的绝大部分都花在了儿子身上。


小时候,家里好吃的、好穿的都先给儿子;成长过程种,家里的农活几乎不让儿子干;一个劲的鼓励儿子好好上学,并花钱上县城最好的高中。


不过儿子也算争气,后来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随后在省城找了份工作,也算安定下来。


三个女儿陆续出嫁,并由此收了一些彩礼,四叔把这些彩礼积攒起来,就成了城里儿子房子首付的绝大部分来源。


现在的四叔忙什么呢?在城里带孙子啊。


孙子五岁,上幼儿园大班,每月的费用是2000元——这已是很普通的幼儿园了。


报了个幼儿英语班,每月费用1000元。


孙子特喜欢积木,就报了个积木兴趣班,两年的费用1.5万,合计每月就是600块。


幼儿园下午放学太早,孙子一回到家就看电视、看手机,害怕影响视力,不得已又在幼儿园附近报了绘画班,一月费用又是1000元。


就这些刚性支出每月就得4000多,再加上衣服鞋帽、日常零食、头痛脑热的花费,孙子每月花费妥妥的五千元打不住。


多子多福观念的四叔想让儿子再生一个,毕竟现在计划生育放松了,可儿媳坚决不同意。理由也很充分:十月怀胎生产太痛苦、生孩子多会让女人容易苍老、孩子太多也没人带……更重要的是生得起养不起啊,现在孩子的花费太高。


四叔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大家更在乎自己的感受、更想让自己过得好,这跟他们那一代完全不同,并且现在养育孩子确实太贵了。


他们小时候如果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什么花费?


老大的衣服老二穿、老二的衣服老三穿,孩子多也顾不过来,就是哥哥姐姐在家里带弟弟妹妹。到了十来岁就开始下地干活,慢慢的成长为一个劳动力。


自己的子女小时候,虽然有些花费,但也不多啊,无非是在吃饱穿暖之外,外加一些教育费用,后来女儿出嫁、儿子娶妻,总之都成了家,现在看也算美满。


可自己的这个小孙子才五岁,每年的花费就得六七万,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可能还要读研究生、读博士,等到工作时也都快三十岁了,这个年龄在以前的农村,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可三十年的花费都得父母出啊。


四叔时长感慨时代变化太快,他老了,很多事情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03

  如何应对养老?

四十年在人类长河中就是一瞬间,在人类代际传递中也就是一代人,可这却足以改变整个国人的思想观念。


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独立,就越追求个人的自我感受;社保医疗日趋完善,人们就不必再像父辈那样要求生个儿子来防老……而这是都有成本的,所以各项花费就居高不下,包括养育子女。


现有的养老体制是全体工作的年轻人去养全体退休的老年人,四叔这代人的养老金来自于子女这代的缴纳(农村老年人也要养老金,只是金额少)、四叔儿子一代的养老金则来自于孙子那代的缴纳、孙子那代的养老金则来自于更下一代的缴纳。


问题是,随着领养老金的老年人越来越越长寿,而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不愿意生孩子),养老金能够使吗?少子化的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养老金危机。


所以,当下的年轻人很有必要提前筹划以应对将来的养老难题。


多生一个孩子。人是一切的根本,我们吃的、喝的、用的、享受的各项服务,本质都是人劳动出来的,如果没有人,这一切物质/精神的财富都不会有。


有人可能会想,只要有钱以后养老就不犯愁……那得看你有多少钱了。


当人变少时,物价就会大幅上涨,你以为1000万够养老,或许3000万也不够。


当更多人不愿意生孩子的时候,年轻人因稀缺就会工资大幅上涨,而这会受益于有子女的老人,当国家养老金难以为继的时候,子女养老方式的回归并不是没有可能。


参加国家养老保险。也许未来国家养老金会亏空,每月的退休金或许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但这是兜底的保障。


它的本质是财富的转移再分配,把当下年轻人的财富转移给老年人,当然也会把有钱人的财富转移给低收入者,以维持社会平衡稳定。


更何况如果遇到盛世国运,退休金所保证的生活品质还是不错的。退休金不会因寿命长而减少,反而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不断提高。


大城市多一套房收租。年轻人会变少,但年轻人会向大城市聚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板,未来的中国也不例外。


也因此会带来更多的住房需求,可随着一二线城市房价的飞涨,未来的年轻人将更多的会选择租房,这对于有余房出租的一二线城市居民来说就是一笔收入。


通过提前多购置一套大城市的房子,等退休后收租也是补充养老金不足的一个重要渠道,并且房租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涨。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补充养老金的方式,如定投股票基金、购买年金保险、持有稳定分红的股票、配置每年付息的债券……


四叔那一代养儿防老的措施手段正渐渐远去,可新一代的年轻人会有应对养老的准备和措施吗?


以前多生孩子,看中的是量;现在少生孩子,看中的是质。不同的时代,自然有不同的生子养育观念。


问题来了:养育孩子到底是投资还是消费?如何看待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失望呢?……想听老A的看法、就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个人微信,见朋友圈第一条。


另,老A也会经常就时政、房产、理财、货币、信贷等发表个人看法,把不能公开说的、小圈子里才知道的、突发事件的即兴点评等发布在我的朋友圈,还没添加老A个人微信的朋友请抓紧时间。



相关新闻
A先生总篇数 463 篇
深厚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对市场、金融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A先生
深厚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对市场、金融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文章数
463
话题数
4
精华文章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