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模式,凉了?

2019-09-15 10:440
摘要:建国70周年,中国完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发展壮举,其中的城镇化也算得上一个奇迹。1948年末,中国只有58个城市,到1949年建国时,城市数量增加到132个。

建国70周年,中国完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发展壮举,其中的城镇化也算得上一个奇迹。


1948年末,中国只有58个城市,到1949年建国时,城市数量增加到132个。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时,城市数量已经增加到193个,地级市101个。


而到了2018年末,中国的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72个,是建国时的5倍之多。其中地级市297个,县级市375个,总体城镇化率达到59.58%。


70年间,几百个城市也有各自的发展轨迹。比如受益政策红利的深圳,比如依靠商贸的温州、广州,比如依靠制造业的东莞、晋江等等。


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的城市格局发展,总体上分为两种模式。而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已被争论许久。


随着近期的种种迹象,胜出方已经呼之欲出了。


1

百强城市格局


我们先从一个榜单说起。


随着上半年各个城市的经济数据公布,2019上半年城市百强榜也出炉。



中国城市GDP前20强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济南、南通以及东莞。


这与2018年的GDP排名基本上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济南排名继续向前,通过合并莱芜,已是GDP过万亿的第二种子选手。


而我们从城市的省份分布角度,再来看这份榜单,就有意思多了。


山东入榜城市最多,16个地级市有15个入榜,仅日照排在101位,一位之差无缘;

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部入榜,排在第二位;

广东21个地级市11个入榜,排在第三位;

浙江11个地级市8个入榜,排在第四位;

河南18个地级市7个入榜,排在第五位;


恰巧,这五个省份,也是中国经济最强的省份。而这五个省份的百强城市数量,达到54个,占比超过一半。


最出众的当属山东和江苏,90%以上的城市都在全国百强之中,是省份经济强大的证明,也是城市均衡发展的例证。


我们就将这种模式称为“山东模式”,省内城市经济水平差距不大,发展较为均衡,但没有特别出头或者明显的龙头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


另外,有四个省份没有城市入榜:宁夏、海南、青海、西藏。作为全国经济版图中最弱的四个省份,倒也算情理之中。


还有12个省份入榜的城市不足3个:


陕西2个:西安、榆林;

安徽2个:合肥、芜湖;

辽宁2个:大连、沈阳;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广西2个:南宁、柳州;

贵州2个:贵阳、遵义;

四川1个:成都;

吉林1个:长春;

云南1个:昆明;

山西1个:太原;

新疆1个:乌鲁木齐;

甘肃1个:兰州;


这12个省份全都位于中西部,经济水平确实与东部沿海有着一定的差距,入榜的数量也算是个例证。


但有个例外是,全国经济排第六位的四川,拥有21个地级市(州)的四川,却仅有成都一个城市入榜。


我们将这种模式称为“四川模式”,省内城市经济水平一城独大,龙头城市(尤其表现为省会城市)突出,与其他城市的差距较大。其他5个入围1个城市的省份,也都是省会城市入榜。


2

均衡的山东


“山东模式”,究竟均衡度有多高?



从山东和江苏省各城市的GDP排名来看,确实均衡度较高。


尤其是山东,从第五名的淄博到第13名的菏泽,GDP都在3000-5000亿的水平,全省也只有青岛一个城市突破了1万亿元,而济南在合并莱芜后,GDP规模也迅速提升接近9000亿,拉近了与青岛的距离。


相比较来说,江苏的均衡度还稍微差一些,尤其是苏北和苏南的城市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因此,在均衡发展的属性上,山东更为极致。



如上图所示,山东省各个城市的人均GDP大部分都在5万-10万的区间,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大多都在3万-5万的区间。


尤其是东营,人均GDP排在16个地级市的第一位,城镇人均收入排在第三位,这与其发达的民营经济密不可分。


在刚刚公布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东营有15家上榜,远超第二名的宾州(8家)和第三的青岛(6家),在省内遥遥领先。


也因此,山东的省会——济南,倒显得有些落寞。


有一个能很好的观察省会城市地位的指标——经济首位度即城市GDP占全省GDP的比例。一个城市在全省的地位、一个省份究竟是“山东模式”还是“四川模式”,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在可统计的27个省会城市中,济南的首位度即占全省GDP比重,只有10.3%。即便统计合并莱芜后的济南,占比也只有11.6%,依然垫底。而且近8年来,济南的首位度只上升了0.4,几乎没什么变化。


即便是全省GDP第一的青岛,占全省的比重也只有15.7%,算不上“独大”。


山东的均衡性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而在过往70年里,虽然与广东、江苏的差距不断扩大,但山东长期保持全国前三的位次,足以说明这一模式是有效的。


3

一城独大的四川


反观“四川模式”,又成为了另一种极端。


在上图中,首位度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


银川(51.3%)、长春(47.6%)、西宁(44.9%)、哈尔滨(38.5%)、成都(37.7%)、武汉(37.7%)、拉萨(36.6%)、西安(34.2%)、兰州(33.1%)、海口(31.3%)

这十个城市占全省GDP的比重,全都超过了30%,最高的银川,甚至超过了全省的一半,“一城独大”的特征,十分明显。


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吸血之城”。


但为何四川,或者成都,又是吸引火力最猛的那个呢?下面这张图足以说明。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在20个省会城市与省内第二名城市的GDP之比中,成都以6.7位居第一,即成都的经济规模是第二名绵阳的6.7倍,差距之大,全国都要甘拜下风。


其后的兰州、武汉、长沙、银川,与省内第二名城市的GDP之比,也都超过了3,都是典型的一城独大或省会独大的现象。


而之所以四川省显得“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在于成都与下面的城市,没有中间过渡城市,形成了断裂式发展格局。



成都2018年的GDP超过1.5万亿,而第二名到第五名,都是2000亿出头,完全没有七八千亿这类的城市,作为腰部城市。这与山东的发展格局,完全是两个模式。


至于人均GDP、人均收入这种数据的比较,成都同样甩开其他城市一大截。


于是,成都“吸血之城”的说法,流传开来。


4

往大城市去


山东模式和四川模式,究竟哪个好一些?


其实两者各自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山东模式:

优点:城市均衡发展,不会出现过多的内部纷争,人口流动也不会失衡;

缺点:强者不强,弱者不弱,省会城市带动作用几乎被忽略,没有一个龙头城市,与其他强省强城市竞争。

四川模式:

优点:省会城市强大,是省份经济的优秀代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不落下风;

缺点:一城独大,资源过于倾斜于省会,下面的小弟们就苦了。


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后到2008年左右,山东模式更吃香。这段时间,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各个城市都能抓住改革红利,发展特色经济,倒也“百花齐放”。


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逐渐开始转型,外贸拉动开始转向内需拉动,小城市的动力就不如大城市强劲。尤其是高铁网的建设,引发交通格局大变革,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更为便捷,大城市的话语权开始增强。


与此同时,高层也逐渐意识到,大城市化、中心城市的优先发展,是规律使然。比如美国,TOP25的大城市,创造了美国一半的GDP。



于是,政策对大城市的倾斜,这些年开始加速。


武汉、郑州、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揭牌;

深圳获批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大中城市取消或降低落户限制,从而引发抢人大战;

中央巡视组对引领作用不强的济南、南京等省会城市作出批评;

……


尤其是8月底,中央财经委会议直接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国家已经够直白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未来的重中之重!往大城市去!往中心城市去!


这也意味着,山东模式的道路,行不通了。


就连山东自己也意识到,没有龙头城市的尴尬和痛苦。于是在近两年,开始做大做强济南,行政上合并莱芜市,走出的只是第一步。


而中国如此众多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去哪里就业最好?哪里的房子投资价值比较高?


船长精心挑选出了七个城市群以及相应的中心城市,添加下面的二维码,朋友圈第一条告诉你答案!


相关新闻
老船长总篇数 356 篇
数据狂热粉,这世界上没什么问题是用数据解决不了的。
   请发表您的评论
0条评论
老船长
数据狂热粉,这世界上没什么问题是用数据解决不了的。
文章数
356
话题数
0
精华文章
推荐文章
©2017 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米筐内容版权归北京米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传播。本网站保留追究非法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5067764号-1

关注米筐投资